3月20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传承创新并重、布局结构合理、装备制造先进、质量安全可靠、竞争能力强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30多年前创业起步的以岭药业,从最初只有十几个员工的小型医药机构,如今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创新中药领军企业。与国家战略同频,与行业发展共振,与人民需求相和,为以岭药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以岭药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充沛的活力。
《意见》提出,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以岭药业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等方式,在全国创建60多个规模化、标准化的中药材种养基地,遍布20余个省份,总面积数十万亩,涵盖40余个品种。这些基地的建设不仅使当地农民实现持续增收,更成为当地政府实现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在助力农民致富的过程中,以岭药业不断探索创新,构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产业带动、产品带动、技术带动、就业带动、企业推动农民致富的“四带一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保障生产药品所需中药材质量的同时,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基地建设与产业创新、“输血”与“造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既为农民提供了致富的“金钥匙”,也让许多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华丽转身。
《意见》提出,打造知名中药品牌。以岭药业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专利中药15个,覆盖心脑血管、呼吸、内分泌、泌尿、肿瘤、神经等系统发病率高的重大疾病领域,其中核心产品如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已经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抗衰老日益成为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以岭药业为此进行了新的探索,系统整理几千年的中医药抗衰老经验,在气络理论指导下,建成国际领先的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抗衰老中心,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内多位院士、专家开展自主创新药物八子补肾的抗衰老研究,显示出中医药在抗衰老领域的独特优势。
《意见》提出,强化中药药品临床价值评估。近年来,以岭药业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围绕通络中药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开展的5项遵循国际标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研究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突破了心血管事件链单病种防治国际瓶颈难题,实现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的重大突破。“津力达颗粒对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的干预研究”、“通心络干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220例”循证研究、“中国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临床研究”、“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等研究成果纷纷登上国际医学顶级期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典范。据了解,以岭药业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完成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4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6项。
《意见》提出,推进中药科技创新。以岭药业始终坚持科技驱动战略,组建了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了院士、专家牵头的科研团队,经过几十年探索研究,以岭药业院士专家团队首次系统构建了由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三大理论框架所构成的络病理论体系,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被称为络病发展史上第四个里程碑。络病理论不仅仅是理论的创新,更是推动企业整体发展的动力源泉,成为以岭药业独有的科技核心竞争力。该理论通过对络脉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疾病防治思路,因此成为国际医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每年发表相关论文近万篇,这为企业临床实践、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为现代中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意见》提出,加强中药创新研发。河北以岭医院作为科研临床基地,拥有100余种院内制剂,为以岭药业创新药研发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为研发新药提供了有力储备。以岭医药院士工作站为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更是以岭药业的科研基地,近30位两院院士及全国各医学领域权威专家成立以岭药业创新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围绕新药研发关键环节的创新技术体系,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作用,已形成围绕中药新药不同研发阶段的产品集群,为创新中药源源不断问世做好充足准备。
《意见》提出,强化中药质量监管。经过30余年的发展,以岭药业创立了“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形成了以中医药产业为核心,化生药、大健康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实现了从医到药到健康的跨越发展,公司建立了60余个中药材种养植基地,构建了符合国际GMP标准的生产管理体系,产业链条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
《意见》提出,推动中药开放发展。以岭药业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连续21年召开国际络病学大会,出版了《络病学》英文版,并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开设课程,促进了中医药学术的国际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公司广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目前,以岭药业已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心脏研究中心、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杜克大学等多家国际医学科研机构对通络方药开展合作研究,取得大量的科研成果。
以岭药业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岭药业在30余年的企业发展中始终将自主创新的利器和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紧抓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未来,以岭药业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逐步建立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产业链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为我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族制药企业的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